2007年11月8日星期四

第二次穿上了晚礼服

今晚有幸在华盛顿的Willard Intercontinental Hotel参加了美中政策基金会的主题为“China in Washington”的年度晚宴(gala dinner)。邀请函上注明了Black Tie (黑领结), 就正经八百地在办公室的对面租来了一套燕尾服。其实在北京时也常收到附着此类着装要求的邀请函,但从来都没有特别留意,穿着平日办公的西装领带就足以应付场面了。而且在京的各国老外也甚少整套晚礼服盛装出席的。到了“美京”,方才发现此类盛宴多数仍然保持着古典风气,对着装和程序毫不含糊(就像人家对一二百年前建的房子总舍不得拆一样),带动燕尾服出租的生意也常盛不衰。赴宴前用了十五分钟才手忙脚乱地把一套衣服穿上,老板还特意送了套金光闪闪带国会穹顶标志的袖扣,费半天劲才带上,终于神气活现地走进了酒店。见到了很多各方面的与中国相关的朋友。同桌的两位美国老先生一位自1973年中美互建联络处时即已经在北京工作过,曾任过公使;另一位则是当年的驻华武官,对国防大学和北京的几个特色餐馆熟门熟路。跟这两位老先生聊聊往事,颇感中美之间其实是颇有一批高人的。可惜没有来得及与对面坐的中国驻美使馆的公使聊聊。今晚先发表讲话的是当年驻南使馆被轰炸事件发生时驻华的萨瑟兰大使,见到他时令我想起他在全球媒体上从使馆窗户上露出的愁眉苦脸的照片,及自己在波士顿“皮卡的广场”参加中国学生冒雨抗议集会的场景来。但今晚萨瑟兰大使则是满面春风,晚宴末了他隆重介绍了中国的周文重大使出场。周大使以2008年的奥运为主题向来宾详细介绍了奥运会的情况,从福娃到奥运理念再到售票情况,可谓面面俱到,内容其实有些枯燥,但经过周大使幽默风趣的讲解,来宾笑声连连,结束时更是掌声热烈。这是我第二次听周大使介绍中国的情况了。上次是小范围的午餐会,也是印象颇深。希望中国的高级外交官都能有周大使的气质风度和流利的外文,中国在海外会广交到更多的朋友,获得更多的理解。

周大使讲话中使用了很多多媒体演示。令我稍感遗憾的是某些片段的画质在大屏幕上显得不够清晰,有个别的英文单词还出现了拼写错误,被大使当场纠正过来,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建议中国使馆演示文稿的编辑方面还是应该由更专业的人员再把把关。其实中国政府的所有部门都应该在对外的公共关系方面提高专业水准。中国既为泱泱大国,在对外交流的细节方面就应该更重视,应该体现出专业的水准来。就像我等虽为“会托”但遇到该打黑领结的场合,还是要入乡随俗。


既然标题用的是第二次,自然就应该顺便交代一下何为第一次。那还是9月初在华府参加了美国伤残军人协会的一个年度晚宴,那场活动是在美国建筑博物馆的华丽大厅举行,劳工部长赵小兰发表了动人的讲演,我还有机会攀谈了两句,整个场面可谓盛大。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着晚礼服出席,可谓大事,但当时感觉总有些不对劲,回去后细察,才发现租来的那套衣服有个扣子掉了,我其实是拧着前襟登人家的大雅之堂的,当时不禁哑然。

没有评论: